1 術語和定義
蒙醫額木圖阿爾善(藥浴)技術是將配置好的蒙藥加水煎煮后制成藥浴湯,進行局部或全身浴療,通過藥物透皮吸收、擴散等途徑進入體內,調節局部免疫狀態,抑制和減少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;同時通過溫熱效應提高組織溫度,改善赫依血循環,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。
常用的蒙醫額木圖阿爾善主要由刺柏葉、照白杜鵑、水柏枝、麻黃、小白蒿等五味藥物組成,俗稱“五味甘露湯”,也稱“五花藥浴”或“人工阿爾善”。根據不同疾病可加減相關藥物,如加四滋湯稱為“四滋阿爾善”。
2 范圍
適用于赫依病,巴達干病,不消癥等胃腸道疾病;乎朱奈乎英(頸椎病),尼如奈乎英(腰椎病),骨關節協日烏素病(風濕性、類風濕關節炎);肌萎縮,薩病痙攣期等白脈病;骨折恢復期;皮膚病,眼科疾病,婦科疾病等雜癥。
3 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
3.1 常用器具
五味甘露劑、藥浴煎煮機、浴衣、拖鞋、毛巾、一次性浴盆套、一次性中單等。
藥浴室應安裝換氣扇,安靜、整潔,陽光照射充足,溫度適當,藥浴室及患者坐臥用床椅整齊;每日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 1 次,每次 30 分鐘。
3.2 基本操作方法
3.2.1 入浴前準備
除了診斷應做的檢查、檢驗外,常規檢查血常規、血糖及心電圖;入浴前應檢測患者呼吸、脈搏、體溫、血壓;告知患者術中及術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,并做好醫患溝通記錄,簽訂知情同意書。
3.2.2 物品消毒
浴盆用“84 消毒液”消毒,浴衣、拖鞋(可用一次性的)用三氯泡騰片 500∶1(mL)的比例配置的消毒液浸泡 30 分鐘。
3.2.3 配制“人工阿爾善”
煎煮五味甘露劑后,倒入套有一次性浴盆套的阿爾善浴盆,水量以成人坐入浴盆沒過乳頭為宜, “熱阿爾善”溫度調至 38 ~ 42℃ ;“冷阿爾善”溫度調至 22 ~ 25℃。
3.2.4 入浴方法
浸泡“熱阿爾善”可采取半坐半仰位,適應水溫后可入浴。先浸泡雙足,再淋頭部或采用浸了藥水的毛巾輕輕裹住頭;或頭頂上可放置浸了藥水的毛巾,雙肩露出水面或交替入水,頭不入水。根據病情、體質調整浸泡時間,一般浸泡 10 分鐘,出浴休息 1 分鐘,再入浴浸泡。浸浴時間以 30分鐘為宜,水溫下降時,可放熱氣或加熱,隨時調水溫。浸泡“冷阿爾善”時,先洗臉、洗足,適應水溫后進行冷水擦浴,先從上肢開始,然后擦胸、腹、背及下肢;逐漸適應水溫后,先浸泡雙足,淋頭部,再入浴進行全身浸泡。可做自我按摩,幫助皮下黑脈擴張和靜脈回流,加速赫依血循環。按摩可從末梢開始到大肌群,再到全身。入浴時,可從 27℃溫水開始浸泡,逐漸降低水溫至 22℃;
根據病情、體質可調整浸泡時間,以 20 分鐘為宜,水溫可隨時調節。
3.2.5 出浴
從“熱阿爾善”出浴后,穿好浴衣、拖鞋在溫暖的房間里休息 5 分鐘后,再更衣離去;不推薦沖洗淋浴。從“冷阿爾善”出浴后,擦干身體,可結合適當的推拿摩擦手法結束治療,穿好浴衣、拖鞋,在溫暖的房間里休息 5 分鐘后,再更衣離去。
每日 1 次,21 次為 1 個療程。根據患者的體質、病情的輕重和耐受浸泡程度調整療程。
3.2.6 藥浴后處理
出浴后可用面粉等物質涂擦全身,觀察患者體溫、呼吸、血壓、脈搏等基本情況。如正常,則休息 5 分鐘后更衣離開。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項及禁忌,并做好治療記錄。治療結束后,用“84”消毒液消毒浴盆、浴衣、拖鞋(可用一次性的),再用三氯泡騰片 500∶1(mL)比例配置好的消毒液浸泡 30 分鐘。處理其他器具及一次性耗材。
3.2.7 護理
起居方面,出浴后 3 天避免冷水洗澡、風吹、雨淋、游泳、日曬火烤、劇烈運動,防止大量出汗、脫水;飲食方面,忌蔥、蒜、醋、酒、茶、煙等刺激性食物及不易消化或生冷飲食 3 日。
4 常見病操作技術
4.1 關節協日烏素病(慢性遷延性風濕性關節炎)
4.1.1 概述
關節協日烏素病是精華與糟粕分離受阻,膽汁之精華協日烏素增多,與病血(惡血)相助,凝聚于肩、肘、腕、膝、髖、踝及頸椎、腰椎關節,導致赫依血循環受阻而引起的以關節疼痛、腫脹,關節屈伸不利、晨僵(一般不超過半小時),刮風、下雨時疼痛加重或反復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。急性發作期可伴低熱、關節周圍紅腫,易反復發作,一般不會引起關節變形。該病是蒙醫學“六基癥”之一,屬“協日烏素病”范疇,與西醫“慢性遷延性風濕性關節炎”相對應。
4.1.2 治法治則
燥協日烏素,改善赫依血循環,消腫止痛。
4.1.3 操作方法
以“熱阿爾善”盆浴來描述施術方法。煎煮五味甘露劑后倒入套有一次性浴盆套的阿爾善浴盆,水量以成人坐浴沒過乳頭為宜,溫度調至 38 ~ 42℃。囑患者入盆時,先浸泡雙足,再淋頭部,適應水溫后可采取半坐半仰臥位,使用浸了藥水的毛巾輕輕裹住頭,或頭上可放置一塊浸了藥水的毛巾,雙肩露出水面或交替入水,進行全身浸泡,頭不入浴。根據病情、體質調節入浴時間,浸泡 10 分鐘后出浴,休息 1 分鐘后再入浴浸泡,浸浴時間以 30 分鐘為宜,水溫下降可隨時調節。浸泡結束后不沖淋浴,穿好浴衣、拖鞋在溫暖的房間里休息 5 分鐘后再更衣離開。每日 1 次,21 次為 1 個療程。
4.2 托賚病(類風濕關節炎)
4.2.1 概述
托賚病是因受寒、受潮,或風吹、雨淋,或過度勞累、震蕩損傷,或過度食用熱性飲食,導致協日烏素偏盛,與病血相搏,赫依血循環受阻,協日烏素滯留于骨關節引起的以肌肉酸痛、滑膜腫脹、關節攣縮、肌腱僵直,尤其是以手足小關節紅腫疼痛為首發癥狀,逐漸發生關節畸變為主要特征的骨關節病。本病屬蒙醫“協日烏素病”范疇,分為赫依、希拉、巴達干、血盛型,與西醫“類風濕關節炎”相對應。
4.2.2 治法治則
燥協日烏素,消腫止痛,改善關節活動。
4.2.3 操作方法
以“冷阿爾善”盆浴來描述治療希拉或血型托賚病的施術方法。一般于 5 ~ 10 月份的較溫暖季節進行“人工阿爾善”冷水浴治療。用藥浴煎煮機煎煮五味甘露劑后,倒入套有一次性浴盆套的阿爾善浴盆,水量以成人坐浴沒過乳頭為宜,溫度調至22 ~ 25℃。冷水浴最低水溫控制在 20℃左右。囑患者入盆時,先洗臉、洗足,適應水溫后進行冷水擦浴。先從上肢開始,然后擦胸、腹、背及下肢,逐漸適應水溫后先浸泡雙足,再淋頭部。適應水溫后,可采取半坐半仰臥位,使用浸了藥水的毛巾輕輕裹住頭,或頭上放置一塊浸了藥水的毛巾,雙肩露出水面或交替入浴,進行全身浸泡,頭不入浴。用手做按摩,幫助皮下血管擴張和靜脈回流,加速血液循環。按摩從末梢部位開始到大肌群,再到全身。浸浴從微溫水開始,逐漸降低水溫,根據病情、體質調節入浴時間,以 20 分鐘為宜,水溫可隨時調節。浸泡結束后不沖淋浴,擦干身體,做適當的推拿摩擦后結束治療,穿好浴衣、拖鞋,在溫暖的房間里休息 5 分鐘后再更衣離開。每日 1 次,21 次為 1 個療程。
4.3 赫依疹(蕁麻疹)
4.3.1 概述
赫依疹是因受風、受涼等外因導致三根失衡,赫依、協日烏素偏盛,竄行于皮膚黏膜,以局限性或全身性風團、灼熱、瘙癢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皮膚病。本病的特點是突發性劇癢、局部燒灼感,隨即迅速消失、不留痕跡。俗稱“狼疹”“狗疹”。屬蒙醫“皮膚協日烏素病”范疇,與西醫 “蕁麻疹”相對應。
4.3.2 治法治則
燥協日烏素,改善赫依血循環。
4.3.3 操作方法
以“熱阿爾善”盆浴來描述施術方法。用藥浴煎煮機煎煮五味甘露劑后,倒入套有一次性浴盆套的阿爾善浴盆,水量以成人坐入浴沒過乳頭為宜,溫度調至 38 ~ 42℃。囑患者入盆時,先浸泡雙足,再淋頭部。適應水溫后,可采取半坐半仰臥位,使用浸了藥水的毛巾輕輕裹住頭,或頭上可放置一塊浸了藥水的毛巾,雙肩露出水面或交替入水,進行全身浸泡,頭不入浴。根據病情、體質調節入浴時間,浸泡 10 分鐘后出浴,休息 1 分鐘后再入浴浸泡。浸浴時間以 30 分鐘為宜,水溫下降可隨時調節。浸泡結束后不沖淋浴,穿好浴衣、拖鞋在溫暖的房間里休息 5 分鐘后再更衣離開。每日 1 次,21 次為 1 個療程。
5 禁忌證
a)嬰幼兒及75歲以上老人不宜浸泡阿爾善。
b)女性在經期、孕期不宜浸泡阿爾善。
c)感冒、咽喉炎發作期不宜浸泡熱阿爾善;寒性疾病不宜浸泡冷阿爾善。
d)高血壓、心臟病不宜浸泡阿爾善。
e)瘟疫、性病等傳染病,以及擴散熱、浮腫不宜浸泡阿爾善。
f)薩病初期和腎病加重期不宜浸泡阿爾善。
g)開放性傷口不宜浸泡阿爾善。
h)對“人工阿爾善”所用藥物過敏者及呢布琪熱乎(滲出性)血液病不宜浸泡阿爾善。
6 注意事項
a)治療前對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釋工作,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顧慮。
b)如浸泡熱浴出現頭暈時,頭頂置塊涼毛巾給予冷敷療法。
c)入浴全程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態,發現不適情況時應立即停止浸泡,采取相應措施。
d)藥浴結束后保證充分休息。
e)藥浴結束后忌喝涼水、受風或處于陰涼潮濕的環境。 f)注意水溫,避免燙傷。
7 異常情況及處理措施
a) 如出現頭暈、心慌、胸悶等癥狀時應立刻停止浸泡,讓患者平臥,吸氧,觀察生命體征,必要時檢查心電圖或送急診。
b) 如出現暈厥,應針灸人中,同時觀察生命體征及血糖等。處理后仍不蘇醒或生命體征不穩者,應立即吸氧,同時采取急救措施。
c) 如不慎燙傷,應立即采取冷水沖洗降溫處理。如燙傷嚴重者,立即送專科就診。
摘自:《蒙醫醫療技術操作規范》(T/CMAM M10—M20—2019)